2015年5月21日 星期四

夜市起源

在中國古代史料中,不難找到與「攤販」有關的記載--趕集文化,由各地生意人趕到某據點營業,逐漸匯集成市集,也就是現在的「夜市」。夜市形成的主要原因在於它具有以物易物、互通有無、活絡經濟、滿足需求等功能,使人類藉由求生存的本能,促進生活的進步,甚至對文明的進展產生部分的貢獻。台灣的經濟發展是世界上少數經濟發展成功的範例之一,曾經的「經濟奇蹟」也成為許多國家經濟發展學習的標竿。無可否認的,對於台灣的經濟發展,攤販始終 投入了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剛好可以彌補市場上的供需失衡。
  中國社會「夜市」之發展可以簡單的表列如下:
朝代夜市的發展
周朝設立「集中市場」,在周朝的井田制度中,市場佔了一井之地,「市井」一詞便由此而生
漢朝商業區與住宅區是嚴格區分的,市井區周圍牆壁相隔,起初,城市中劃出一井之地作為商業貿易區,後來便不敷使用,因此增設幾處市場作為解決之道
唐代對市場則採取集中管理,分東、西兩市,因此其服務範圍已涵蓋全長安城
北宋商業自由化,貿易活躍,商店為增加與居民接觸的機會,破壞了住家與市坊間的劃分,沿街開設商店,因而產生了沿街的商業
清朝市街引入台灣,進而延續至今日
  
  由此可知,中國社會的市場,一開始為了公平性及管理,而採用 「方型規畫」及「定時出現」型態,隨著改朝換代,經濟需求逐漸大過政治 、社會的需求,出現了「沿街」的商業消費型態。這樣的商業型態傳入台灣後,則以夜間生活型消費與休憩為訴求,並以每晚皆開市的型態出現,延至今日亦保有消費結合休閒的傳統。
  台灣早期的市集大都是因廟會或地緣之便等因素而漸漸形成一個市集。最早在舊市中心,如台北大稻埕出現,開始是由小吃攤的聚集逐漸形成夜市。因此夜市開始在台灣形成時,便以每晚皆開市的型態出現。現今在 郊區及鄉下地區盛行的流動夜市,則是1970 年代後期交通發達後才盛行的現象。
 
  台灣的夜市其實有其獨特的發展歷史背景,它是在1960年代時,台灣勞力密集、小型資本為主的製造業興起後開始快速成長的,70 年代中期的石油危機所造成的訂單退貨更促使夜市成為切貨及低價品的銷售中心,今天夜市除了依舊是瑕疵品銷售的管道外,更是島內無數以國內市場為主之小型製造廠所賴以維生之銷售網絡。今日更是寓休閒於消費,夜市的商品項目也由單純的日常用品增加為飲食遊樂、藥品等各式各樣的攤位,夜市成為台灣民眾生活中的「小型嘉年華會」,除了純粹買賣的商業功能,更進供了民眾一項休閒的方式。

夜市相片

資料來源
http://163.21.40.90/ningxia/index.htm寧夏夜市網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