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6日 星期二

冰品由來


 吃冰的起源
吃冰的歷史,可以追溯在古代中國北方就有"冰窖"這種東西,在冬天時到結冰的河中將冰塊鋸成一大塊,然後存放在密封,不透光的窖中,而這種冰窖通常建在地底下,較地面上為陰涼.等到把冰窖裝滿冰塊後就將門用泥封起來.這樣可以保存到盛夏而不融化.通常是大戶人家或皇室拿來當冰鎮食物使用,有時也拿來放在飲料中,平民百姓一般用不起。而中國人吃冰及使用冰的歷史相傳有兩千年以上。

在西方據傳是義大利的傳教士利用冰窖裏的冰塊當冷卻器,用牛奶做成冰淇淋.食冰在古羅馬時代就有了,他們也是運用快馬將山上的冰塊運下山來,淋上蜜及水果等佐料,有點像現在的剉冰,不過進入黑暗時代後歐洲就沒有那麼享受的事.而馬可孛羅將食用冰的習慣傳入歐洲後,經過不斷的改良,到十五世紀才有冰淇淋的發明。



              台灣吃冰
的由來:

        小時候常會聽到小販騎著腳踏車,搖著鈴鐺或是 捏著手汽笛發出 ~ㄅㄚˇㄅㄨ、ㄅㄚˇㄅㄨ的阿伯,ㄅㄚˇㄅㄨ有點像現在的冰淇淋,通常是放在鋁桶子,客人買的時候才會用半圓型小杓,挖一球一球扣在蛋捲皮甜筒上販售;另一種雞蛋冰則是一種造型像雞蛋的糖水冰棒。

  而一種棍型冰棒-枝仔冰,老闆會帶著保冰保冷箱大聲吆呼兜售,客人要買的時候才會把冰棒沾點水,脫掉容器;至於耳熟能詳的枝仔冰也是在這個時候大量生產。

        追本溯源,最早的銼冰,應是從日據時代留下來的老式清冰,製冰的技術也是由日本引進台灣,之後時北部有雪白冰,南部也發展香蕉冰,是在煮沸的開水裡加入白砂糖及香蕉油,攪拌後凍起來,再刨成極細的雪白色銼冰,嘗起來有股清新的果香與微甜口感,堪稱現代加味包裝水的前輩。

  後來受日式冰品的影響,清冰後來有了紅豆冰、花豆冰的花式版本,還有本土的仙草冰、愛玉冰、米苔目冰,乃至以當季水果加豆類、芋頭、蜜餞等配料的八寶冰、蜜豆冰,這些冰款都有六十年以上的資歷。
  

之後崛起的則是各地冰品;如從做「ㄅㄚˇㄅㄨ」轉型而來的台中豐仁冰、彎豆冰;從士林市場發跡,在基隆廟口賣出名的泡泡冰、雪花冰;因應食客要求而變出創意的屏東潮州燒冷冰;因加工技術發達而盛行的雪花冰、雪綿冰,還有隨著九份熱潮而蔓延全台的芋圓旋風、永康街芒果冰等,現在則進入百家爭鳴、創立個人品牌的戰國時代。

看更多的冰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